柱翻样 > 柱数据表操作步骤

一、计算思路:
1、根据构件分类确定计算方法
2、根据层高、指定长度或上下层的桩长确定柱筋长度
3、根据构件分类、层高、柱净长、柱边长以及间距计算箍筋个数
4、根据上下层的截面、柱筋根数、柱筋直径计算出变化的数据
5、柱筋编号:左上角为1#,顺时针转

二、操作步骤:
第一种方式:单层计算,不做变化处理
1、进入设置页面根据要求调整设置,并修改“初始数据”
2、数量统计
3、拾取大样图数据
4、设置构件分类
5、如果根据层高计算的柱筋长度不合适,可以输入定尺长度
6、生成料表
第二种方式:多层计算,自动处理变化数据
1、用【CAD工具】[柱编号]功能把底层柱编号
2、用快速选择+带基点复制的功能,将底层柱编号复制到各层
3、去除无柱的编号,用递增编号功能,对新增的柱编号
4、进入设置页面根据要求调整设置并修改“初始数据”,用【拾取编号】功能拾取柱号和编号,然后【拾取数据】,要勾选对应编号和导入设置值,拾取完成设置构件分类
5、重复第4步操作直至顶层
6、调整柱筋长度:点击【柱筋长度】,勾选按编号排列,选中要调整的柱插筋所在行,点击导入数据,调整接头位置(规范允许的范围)得到下料优化的数据,调整完成点击[确认],查看数据正确点击[写入单柱]或[写入全表],写入单柱要进行每一个柱调整,全表就是所有的柱同一设置
7、点击【变化处理】,然后点击[检查变截面]--[检查是否顶层]--[自动分析数据];如果变截面超过1/6的需要输入有轴线尺寸的截面数据,格式:100/500*500/100,乘号前面是B侧尺寸(左/右),后面是H侧尺寸(下/上)
8、如果变截面超过1/6的需绘制柱大样到CAD图中,进行检查并调整数据,将调整正确的拾取到柱数据表中
9、根据需要选择生成的方式,如果是施工翻样并且是用套筒或焊接,顶层的数据先不生成料表,现场量取桩长,在【查看数据】表中的本层桩长栏输入数据,然后写入柱表

三、数据格式:
1、框架柱截面:600*600或100/500*500/100

2、圆柱截面:D600或D600*600
3、暗柱箍筋与拉勾:外箍200*600+1、内箍200*250-1、U形箍200*600=1、拉勾200-1(“+”表示外 箍,“-”表示内箍或拉勾,“=” 表示U形箍),用箍筋2就在数据前头输入#号,如:#200*600+1;每组数据用英文的逗号分隔

4、固定箍数量:如5或3+2,5内外箍都是5道,3+2表示3道在基础内没有内箍加2道有内外箍的
5、定尺长度:4500或300/4500